曾巩简介
曾巩出生在一个世代都是学者的家庭中,祖父曾经做过尚书户部郎中,父亲是太常博士,受家中长辈影响,曾巩耳濡目染从小就能够读书写字。而且曾巩天资聪慧,记忆力非常强,幼时读诗书,脱口能吟诵。十二岁时,曾巩尝试写《六论》,提笔立成,文辞很有气魄。到了二十岁,名声已传播到四方。
曾巩画像
曾巩18岁时跟着父亲来到了京城,与王安石结成挚友,登欧阳修之门以后,就向欧阳修推荐了王安石。曾巩20岁入太学,此后曾巩和衍、范仲淹等都有书信来往,投献文章,议论时政,陈述为人处世的态度。之后曾巩任太平周司法参军。后由欧阳修举荐到京师当馆阁校勘、集贤校理,整理校出《战国策》《说苑》《新序》《梁书》等大量古籍,对历代图书作了很多整理工作,并撰写了大量序文。
曾巩为政廉洁奉公,勤于政事,关心民生疾苦。他根据王安石的新法宗旨,结合实际情况加以实施。致力于平反冤狱、维护治安,深受群众拥戴。1080年,曾巩受到宋神宗的召见,采纳了他的简介,留任在了京城。朝廷认为曾巩的史学能比得上士大夫,适宜掌管五朝史事。任为史官修撰,管勾编修院,判太常寺兼礼仪事。后来朝廷让他做中书舍人,但是曾巩书自己年纪已经大了,希望朝廷另选贤能。1083年四月,曾巩在江宁府去世,终年65岁。
曾巩怎么读
很多人不知道曾巩怎么读,其实曾巩的读音读音都是后鼻音的,曾(zēng)巩(gǒng)。曾姓是我国传统的汉族姓氏,他起初发源于山东省临沂市。如今湖南是曾姓的第一大省。公巩字的本义是用皮革捆东西的意思。
曾巩
曾巩,字子固,现江西南丰人。他是北宋的散文家、史学家和政治家。曾巩出生于一个儒学世家,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是北宋的名臣。曾巩这个人非常的聪明,而且记忆力非常的好。在他儿时读书的时候,看一遍能吟诵,在十二岁的时候就能写文章了。嘉佑二年,他通过科举考试,进士及第,成了太平州的司法参军,在当时他以熟悉法律条例,给人判刑适当而闻明。嘉佑五年由欧阳修推荐到京师当馆阁校勘和集贤校理,曾巩有理校成《战国策》、《新序》、《李太白集》和《列女传》等大量的古籍,他对历代收藏的图书做了详细的整理,还未此撰写了很多的序文。
后来曾巩担任《宋英宗实录》检讨,但是不知道什么原因,就被外放到越州做通判了。在熙宁五年,曾巩辗转各州,曾去过齐州、洪州、沧州、明州、福州等地任知州一职。在元丰三年,他经过改任为沧州知州,在准备赴任的途中经过京师开封,受到宋神宗的召见,因为宋神宗对他的“节约为理财之要”建议很是赞赏,所以被留任为三班院勾判。元丰四年,因为曾巩的史学才能被发觉,认为他的史学能比得上士大夫,所以被委任为史官修撰,管理编修院。次年,卒于江宁府。